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演講筆記】《擁抱世代,從教育開始》講者: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筆記、心得分享

2014/11/19(三)持續來參與成功大學領導力中心舉辦的講座,「沒有資源,就要主動去找資源」,在高雄,沒有看見這樣的講座,所以得知成功大學有關於「教育」的講座,一個月前就排進了行程裡,我本身對於教育有興趣,以「財務智商教育」為重點,所以也在各大專院校及朋友邀約下,時常分享財商觀念,提昇朋友們的財務智商。今天的演講非常的精彩,所以整理了筆記及心得與朋友們分享。

介紹兩個這輩子最困難的決定,這兩個都跟台灣有關係:

1.為什麼離開台灣?(我為什麼存在?)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中孩子,一輩子都是你身旁應該很快樂的同學,就是拿獎狀、常跟市長握手,考卷成績都很漂亮,一路上都是第一志願,人家都覺得我很快樂,但其實並不快樂,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不快樂,鄰居都很羨慕,若自家的小孩像好一樣多好,但是我並不快樂,覺得穿上綠制度代表我只是會考試的機器,每天去學校就是開始運作、考試,我並不懂得有什麼意義,考這些成績對我有什麼幫助,沒有人告訴我,只有人說一直考就對了,在這樣的環境裡,完全迷失了,我為什麼存在的意義?之後有個機會,在一個暑假,去美國參加英語課程,這個暑假對我有著巨大的改變,在美國老師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和老師頂嘴還會被稱讚,天啊!最後我並不是為了別人而學,而是為了自己,所以每天都自然醒,非常有熱忱,學習的動機被挑起了。回到台灣後,又被台灣的制式教育給綁住了!

2.為什麼回來台灣?
我學到了三件事情:
a.所謂領導,必需願意,看見需要

為什麼要當老師?

南投爽文國中 王政忠老師的TED演講:

翻轉就是嘗試回到事物本身應該有的樣子 -王政忠老師

王政忠老師:「他們都是台灣的孩子,他們遇到的是沒有師資、沒有教學品質的基本人權問題,他們遇到的是沒有專業而公平受教權的根本問題。就要開學了,走進偏鄉孩子教室的會是誰?或者,會有人走進他們的教室嗎?」


什麼是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
是兩年全職教學專案計劃,招募具使命感的青年投入有需求的偏鄉國小,提供持續的培訓與支持系統,成為台灣優質教育的推動者,並共同發揮長期影響力。



我不是為了自己回來而已,或許我可以為了大於自己的需要回台灣。一位醫師的一句話,一直支持著我!



不是我想、不是我要,是我看見需要」。徐超斌醫師

徐超斌醫師(有台灣史懷哲之稱)TED演講:

人生不設限-徐超斌醫師

b.所謂領導,必需願意,定義成功

所謂領導,是做一件,自己不會想要去做的事,不會是很舒服的事情,但是你為什麼願意出來做,是因為你看見需要,而不是為了站在那個高度,好像被人家崇拜,一個領導,是要做一件眾人沒有辦法做的事情,帶領大家做,那個才叫領導,但是這個位子,通常很不舒服,會比別人來得更辛苦,但因為可以持續堅持走下去,是因為你看見需要,看見意義。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看見了什麼需要?不是為了當領導而領導,而是從看見需要來發現自己可以扮演的哪一個角色,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領導力。

人生的成功是什麼?難道是當醫生、當工程師嗎?或許這是你心目中的成功,但是也很有可能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來到需要你的地方,真正可以去翻轉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地方,那這樣的成功比在電腦前輕聲的呢喃,賺很多錢,來得大很多!


如果你要成為一個領導,你當然不能成為其他人一樣的那個,那就不會造成任何的改變,一個領導是來造成影響,是來造成改變,如果你要造成改變,那你必需要重新定義生命中的成功是什麼?如果你只是迎合別人心中的定義,那就算做到總經理,你也不算是個領導,也只是在承接之前所留下來的狀態。

劉媛媛:「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





劉媛媛 - 不作不會活


劉媛媛-年輕人能為世界做什麼



劉媛媛-有志者事竟成

c.所謂領導,必需願意,捲起袖子
前面我已看到需要了,研究了一整年了解這個需要長什麼樣子了,我覺得我進我所能了解這個需要,我真的可以做一點事情;我也覺得重新定義我自己的成功,我可以一直為我生命做怎樣的事情,是我心目中的成功,但是我還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回來,因為最後阻擋我的障礙是,我覺得我是哪根蔥?我那時後23歲,我出社會才幾年,我沒有錢,沒有人脈,沒有任何的資源可以支持我去做,也沒有人跟我保障,我會成功,那為什麼不讓那些更成功的人,更有人脈,更有資源的人去做這件事情,那不是更好嗎?於是乎,我寫了一份企劃,寄給了台灣前幾大的企業家,回覆的人少之又少,嚴長壽總裁一直正向鼓勵我,但始終沒有答應我來做這些事情,嚴長壽總裁說:「如果這是一個世代的運動,就必須由這個世代來做。


我去做這件事情不是去與他人比較說,我比你有錢、有人脈更有資源,而是因為我身為世代的一份子,如果我希望世代能有改變,那我就有這個責任和這個身份,去做這樣的事情,而不是等到別人,等我成功了,等我有錢了,再來造成一些改變,通常那只是個藉口。那為那句話,我就回來台灣了,我可以捲起袖子,動手動腳,去造成我想要看到的改變。

  第一屆老師結業式的照片

沒有一個人是覺得比其他人還厲害的來做這些事情,每一個人,出於一份自己對於社會的一份子的責任心,及一份使命感,他們沒有要證明什麼,但是他們做出他們想要改變的事情,所以今年九月開始兩年的旅程。

「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是創團時所堅定的信念,最大的動機,有人說教育就教育部長、師培生、教授管就好了呀,干我什麼事,但是其實教育不管有一天的結果,他一定會來找你,教育怎麼樣,台灣的未來就怎麼樣,這就是一個雙手攤開,我也沒辦法去辯解的事實,那你想要台灣的教育未來長什麼樣子,你想要自己世代的未來長什麼樣子,你想要下個世代的未來長什麼樣子,這是你自己必須要決定的,沒有人可以幫你,所以這個是一份使命。

總結來說,所謂的領導就是必須願意,我要分享一個字:「Enterpreneurship」(企業家精神)。


領導不是個排行、階級,領導是一個選擇,很多人坐在總經理的位子,他並不是領導者,因為他並沒有改變成功的歷練,他沒有摃起他應該摃的責任,他沒有看見他應該看見的需要,有很多人名片上不是總經理、董事長,但他自己自己的位子上,是個很棒的領導者,因為他去突破了原本沒有人願意摃的責任。

Simon Sinek 演講:

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行為 Simon Sinek



她說:「或許我只是在哈利波特演妙麗的女生,我是哪一根蔥,我憑什麼來做這樣的演講,憑什麼來告訴你該怎麼做,她最後又講了一句話:『但是如果不是我,那會是誰呢?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麼時候?』」



成功大學 領導力中心提供的補充資料:


壹、 講者介紹

劉安婷 - 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

1.簡介
台北出生,台中長大的台灣囝仔。 2008 年從台中女中畢業時,同時推甄上的台大外文與政治系,也自學英文考上美國十所名校,最後選擇就讀提供全額獎學金的普林斯頓大學。她的故事,在當時寫成『學會堅強,我考上普林斯頓』一書出版。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求學期間,到過迦納、海地、青年監獄、巴黎貧民區、柬埔寨遺址等地服務,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學經歷豐富的她,前景一片看好。但她卻心繫台灣的教育工作,甘願放棄高薪,回台成立「Teach forTaiwan」機構,招募年輕人到偏鄉全職教學,每個人付出兩年時間,一起為台灣的下一代努力,讓孩子擁有更多教育機會。

2.經歷
台中女中畢業
普林斯頓大學畢業
《學會堅強,我考上普林斯頓》一書作者
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

貳、Teach for Taiwan 介紹

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的概念與模式啟發自Teach For America(為美國而教)。該組織於1989 年,由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Wendy Kopp創立。Wendy Kopp 觀察到美國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並在畢業論文中分析了這個現象,更期望透過培訓優秀的青年教師到低收入及偏遠地區的學校任教,能改變現況,為孩子創造機會。

經過多年努力, Teach For Taiwan已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組組,每年招募超過4,000位大學畢業生,投入兩年的時間到教育資源極度缺乏的校區服務,目前共計有超過28,000位通過這項計畫結業的「校友」,將Teach For Taiwan堅持教育公平性的宗旨與熱忱,實踐於各行各業,如創造美國教改奇蹟的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課程)創辦人Michael Feinberg等。

隨著Teach For Taiwan茁壯,愈來愈多其他國家希望效法其作法,因此Wendy Kopp進而在2007年成立了Teach For All(為所有孩子而教),使命是協是協助世界各地社會創業家推行類似「為美國而教」的計畫,目前已在超過35個國家以獨立組織運作,在亞洲包括有日本、 泰印度馬來西菲律賓、巴基斯坦等。

受到這樣的理念感召,來自台灣的劉安婷,面對台灣偏鄉學校師資匱乏的問題,從2012年六月開始籌劃Teach For Taiwan。2013年一月開始,由誠致教育基金會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之偏鄉課輔創業家成長營,使全台14個課輔機構得以建立連結、分享資源。在此美好機緣下,Teach For Taiwan(TFT)有了初步的核心成員,先用半年的時間研究台灣的偏鄉地區的教育情況,以及Teach For Taiwan深耕台灣之可能性。2013年11月,「社團法人台灣為台灣而教協會」正式通過政府立案成立。
(Teach For Taiwan官網:http://www.teach4taiwan.org/)

參、主題介紹
若把臺灣的教育問題比喻為烏雲,早已下起酸雨孩子都被淋濕了。 若把臺灣的教育問題比喻為烏雲,早已下起酸雨孩子都被淋濕了。 
偏鄉孩子每年收到大把來自政府、企業砸的錢,但最嚴峻問題卻是缺乏老師。台灣的偏鄉教育,缺的是軟體,也就是老師,沒有老師長期陪伴的受教生涯,是正常的嗎?「教師不足」、「教師難聘」、「教師流動率高」,是台灣偏鄉教育最嚴峻的3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不僅僅影響到孩子的國語、數學等課業方面的學習,面對來來去去老師的流動,已經對這些偏鄉孩子的心理,造成對大人不信任的負面影響。

台灣流浪教師眾多,偏鄉卻招聘不到老師;認真的老師不少,但也有些老師缺乏使命感。TFT的成立正是為了改善這樣的問題,讓有心從事偏鄉教育的青年,實際透過教育服務,使偏鄉的孩子與台灣青年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想即時獲取更多訊息,請加入
追蹤FB『KD財商創富錦囊』https://goo.gl/RFbpN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